首页 >> 委员之窗 >> 委员风采  

新儒商 新境界

来源: 时间:2013-3-1 16:16:00

——记区政协常委、上海融氏企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于昌德

年轻时当过供销社的营业员,卖过煤球,也踢过足球;

参加工作30多年来坚持自学,被评为上海市读书明星;

倡导“健康、滋润、圆融”的企业文化,每两个月举办一次读书会;每次的经理人会议上,男士PK俯卧撑,女士PK仰卧起坐;

作为政协委员,积极撰写提案,为优化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大力呼吁;

在企业是“董事长”,在家是“家长”,经常为妻子等家人准备早餐;

……

他扮演着多个角色,每个角色都彰显着他独特的魅力;

靠着聪慧的头脑和实干的精神,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商办企业创办成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、上海市农业产业重点龙头企业,历经1999年、2009年的两次改制,企业仍然焕发着勃勃的生机,他就是我区的知名民营企业家、上海融氏企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于昌德。

◆一封感谢信  道出融氏的企业文化

对于许多市民来说,对“融氏”二字并不陌生。近些年,随着人们日益对健康食品的关注,融氏玉米胚芽油、橄榄油、香格里拉野生核桃油以及百酿工房蜂蜜等“生趣元”健康食品走入了普通百姓家中。

当记者近日慕名走进位于亭卫公路的融氏企业时,乍一看似乎和其它企业并无分别,但当记者一跨进行政楼,企业独特的“融氏文化”便随处显现。

一楼是有企业全体职员签名的“做健康融氏人,争做融氏健康大使的自律公约”,楼梯拐弯处、办公室的墙上,随处可见一些蕴含哲理的提示语,甚至卫生间都不乏幽默的健康提醒。而公司会议室、于昌德的办公室都被布置得古色古香,处处让人感受到这是一个既时尚又被传统文化浸润的企业。在于昌德的办公室内,那些红木风格的桌柜,尤其是那幅群峰被云雾缭绕的国画,以及那满柜子的书,处处彰显着“主人”的与众不同。

果然一落座,于昌德没有忙不迭地介绍自己的公司产品,而是告诉我们,融氏企业现在正在申报上海市企业文件建设示范基地,并通过PPT和我们分享了企业多年来形成的融氏文化,亮点之多、人文精神之具象化,让人目不暇接——如:新入职员工在报到前,会和公司签署具有法律效力、注明岗位及薪酬福利等事项的《录用事宜谈话纪要》。

“这样做明显对劳动者维权有利,融氏不怕给自己添麻烦吗?”

面对记者的疑惑,于昌德解释:“只有公司真心对待员工,员工才会对企业忠诚。来应聘的人各种身份都有,而‘谈话纪要’一签,他就不用担心我们反悔了,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办理入职前的手续。”

而类似的人性化举措比比皆是,它不停留在纸上,而是一种常态——每月给每位员工一张16K大小、注有30多项明细的工资单;对体重达标、身体健康状况良好、酒量控制适量、戒烟取得成效的员工,经考评后每月奖励60元……员工感受到尊严、温暖,追求健康、幸福的生活,那么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也就大大地加强了。

而最能体现“融氏文化”和融氏凝聚力的,在记者看来,莫过于采访时无意间了解到的一件事——

20096月,在沃尔玛南浦店做导购的闵素琴,在企业组织的年度体检中被查出患有肺癌。尽管她当时加入融氏尚不到一年,企业却向她伸出了援手。除了行政上拨款资助,看望慰问,全体融氏人也纷纷捐款,用一种“雪中送炭”的大爱,陪伴她走过了人生最后的一年多时光,也温暖了整个闵家。她去世后,尚在读大学的儿子周瑜给融氏写来感谢信:“短短一年的工作时间,却并没有使贵公司对我妈妈的关心少掉一丝一毫,我家前后收到多笔贵公司的捐款,给我母亲的医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虽然我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,但是贵公司的帮助将是我家无法忘记的。感谢您们伸出的仁爱之手,让我们全家体验到了和谐社会里大家庭的温暖与牵挂……”

要问文化是什么,也许概念太大,但在融氏企业里,融氏文化可以理解为他们的三个倡导:倡导健康的饮食习惯,倡导滋润的生活习惯,倡导圆融的思维习惯。这种倡导最后都转化成了特有的“融氏幸福”。

对待一名普通导购员尚且如此,对待其它职员,对待产品质量的态度,市民不难推想。

◆“学习是生命的源泉,企业的生命力更在于学习”

都说老板很忙,没有时间读书。但于昌德不是这样的,他的办公室就像个“图书室”,到处都是书,从企业管理类到健康实用类,还有《易经》等。于昌德说,有些是自己在看的书,有些是准备分发给员工的。

  于昌德爱看书,融氏人都知道。不过,大家不知道的是,于昌德读书还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。

1976年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,于昌德成了供销社煤炭商店的营业员。有段时间,文革中获得的初、高中文凭不被承认,必须参加补习。于昌德不埋怨,认真学习。而上世纪80年代初,一纸调令把于昌德调到朱行供销社任会计。除了会打算盘,其它基础没有,又没师傅带,怎么办?只好捧起书本自学。到了1987年,上级来了通知,让于昌德参与筹建一家工厂(融氏企业的前身)。过去只会埋头和数字打交道,如今要投身风云变幻的商场,怎么办?于昌德又一次体会到知识的缺乏,只能买来各种书籍猛补。

  命运的三次转折,都逼得于昌德努力学习。他也由此发现,读书能给人以力量。于是,他积极主动地学习,不仅成了上海首届电视中专的毕业生,还先后完成了大专到博士课程的学习,参加了各种培训讲座。2006年,于昌德被评为上海市读书明星,全市仅10人。

于昌德向记者坦言,1999年那次参加的培训班,前往瑞典学习,亲身感受到外国的先进理念、人性化管理,对他来说无异于是“醍醐灌顶”式的启发,让他之后经营企业待人接物都要和国际接轨。

  “学习是生命的源泉,一家企业的生命力更在于学习。”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,融氏就在企业内部开设中专班,或请专家来授课,或派员去清华等就读。有时,公司一年用于培训的费用高达数百万元。读书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素质,也使企业的各项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良好口碑。

为一位知名企业家,于昌德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。他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国际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,并向社会作出“对资源最大利用,对环境最大保护,对消费者和员工的健康安全尽最大责任”的公开承诺。自2003起,分别与金山工业区(朱行)、亭林等5家敬老院结对帮困。在印度洋海啸、汶川地震等募捐活动中慷慨解囊献爱心。

已进入知天命之年的于昌德应该是幸福的,上有90岁的老母,下有27岁的儿子,儿子创业有成,已是市区一文化咨询公司的总经理。向来注重健康养生的于昌德,在打理企业之余,除了读书还喜欢“减肥”。“这两个月来,瘦掉了六七斤呢!”而方法就是他从书上学来的41分钟快速运动,1分钟俯卧撑、1分钟跳跃等。

作为政协委员,他先后撰写了《关于编制金山区食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建议》、《优化发展战略定位、优化资源配置方式、优化园区强区之路》《优化金山发展大环境  推进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新发展》等提案,其中最后一个提案被评为区政协四届三次、四次、五次会议以来优秀提案

 “汝果欲学诗,功夫在诗外”。对于于昌德来说,在经营企业的这20多年里,他不仅在商言商,更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。融氏企业曾创造的辉煌,大家有目共睹。尽管他笑言企业经过改制之后,现在只是一家中小企业,正走在“再次创新创业”的路上,但这独特的企业文化必将让融氏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,我们期待着!

上一篇     下一篇

上海金山区政协 版权所有   Copyright 2009 Shanghai Jinshan All Rights Reserved   Powered By JiYun JYCMS
地址:金山大道2000号  邮政编码:200540  电话:57921299  版权与免责声明 沪ICP备09012108      访问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