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记吕巷中学副校长罗向军
一心想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,却误打误撞成为了教书育人的老师。罗向军说,虽然从事的职业不是最初的梦想,但在2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,她感受到了这份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。
1990年大学毕业后,罗向军开始从事数学教育工作。如何让一堆枯燥的数字和公式变得有趣,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,成为她思考的问题。20多年在教学第一线的经历和探索,让罗向军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,而让每个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,更成为她的教学信条。
传统的数学教学,往往只重视学生掌握了多少概念,会解多少道难题,而忽视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。结合二期课改的春风,罗向军开设了数学生活实践课,体现生活问题数学化。针对各种手机套餐、打折促销,引导学生用函数的思维去分析;在测量问题的教学中,引入情景化,用东方明珠、奥运五环等身边事物,阐述数学原理……
“教书是一个修心的过程。”罗向军认为,在她的教学过程中,教给学生的不仅仅只是一门学科知识,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“人”,所应该具备的品质。她会告诫因粗心而答错题的学生,这个错误的背后,体现出一个人做事认真的态度。她会勉励被难题吓倒的学生,在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,都应该学会迎难而上。
2010年,蒙山中学和吕巷中学开始为期四年的“城乡初中区域组团共建”合作发展。作为蒙山中学的一名交流干部,罗向军开始了她全新的工作历程。
初到吕巷中学,接任的是全校薄弱班级的薄弱学科,该班的数学成绩几乎是全校最差的。
每天错题演练、每周错题测试验收、成立学习互助小组…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,罗向军一头扎进教学中。讲课时,速度以适合差生的接受情况为准,不搞题海战术,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。努力下的成果慢慢显现,该班的数学成绩逐步提升,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带着对教育的热爱,2008年,罗向军加入到上海市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班,成为了一名义务讲师,多年来先后赴四川、云南、甘肃等偏远地区,为当地师生带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。
第一次去云南送教的经历,至今让罗向军记忆深刻。受经济条件制约,当地学校教学设施非常简陋,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,让罗向军觉得自己肩上的任务很重。而正是这次经历,也坚定了她要把送教坚持做下去的决心。
作为一名政协委员,罗向军也积极践行着这个身份所赋予的职责。多年来,她不仅关注教育领域,撰写了《整合教育资源,实现共享多元》的提案,还将视角拓展到其它领域,参与了廊下奶牛场对社区经济影响的调研,撰写了《发挥内河航运作用,促进金山经济发展》等提案。
|